欢迎来到服装批发市场行业网!
loading
立即发布信息
    信息分类
    服装批发市场行业网 > 热点资讯 > 综合资讯 >  网红医生“看诊”视频被质疑摆拍 有医生承认:故事系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为 中国医师协会和陶勇医生发声

    网红医生“看诊”视频被质疑摆拍 有医生承认:故事系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为 中国医师协会和陶勇医生发声

    时间:2024-10-15 15:03:58  编辑:  来源:网络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删除  浏览:9次   【】【】【网站投稿

    网红医生“看诊”视频被质疑摆拍 有医生承认:故事系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为 中国医师协会和陶勇医生发声 

    网红医生“看诊”视频被质疑摆拍 有医生承认:故事系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为

    转自:北京青年报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多名网红医生在自媒体上发布视频或文章,讲述了其在下班后为患者加号看病的经过。但这些医生讲述的故事情节过于雷同,有摆拍造假的可能性。北京青年报记者检索后发现,至少有20名网红医生都发布过此类雷同故事情节:患者从远方来,不会预约也不会挂号。一名在网上发布过此类故事的医生承认,这些内容系其宣传团队“添油加醋”所致,拍摄时他只是照着稿子念一遍。

    多名医生账号

    讲述故事过于雷同

    今年1月3日,一名拥有42.7万粉丝的儿科医生郭某在其认证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视频:从门诊下班后,发现候诊区有一对母女从广西坐火车赶来看病,不会预约挂号,于是想着在候诊区睡一宿,第二天再挂号。

    郭某在视频中称,他当时“心里一酸,心情很复杂,假装回过头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怕母女夜里受凉生病,因此加班为孩子看了病,得知孩子得的是抽动症,为孩子开了方子。母女离开后,助理问直接开方子是否合适,郭某表示:“我仅仅挨的是批评,病人承受的事更多。如果医生的心都黑了的话,这世界还有白吗?”在视频的评论区里,不少网友为该医生的行为所感动而点赞。

    近日有网友发现,同样温暖人心的故事,出现在了全国数十名医生的自媒体账号上。这些故事不但剧情高度相似,就连视频开头的话也都是相同的:如果医生的心都黑了,这世界还会有白吗!

    有医生承认拍摄时

    只是照稿子念了一遍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至少有20名医生的自媒体账号,均发布过与上述故事雷同的内容。医生来自黑龙江、内蒙古、河南、湖南、贵州等多地。这些视频或文章均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呈现,部分视频会有“仅为个例参考,如有不适,线下就医”或者“疾病治疗和具体用药请前往正规医疗场所就诊,本视频仅作为医学科普不作为诊疗依据,本视频不推广任何药物”等提示,但相关视频及文章内均没有内容为演绎或虚构的提示。

    真有这么多医生都有如此雷同的遭遇吗?北青报记者联系了部分涉事医生所在的医院,其中贵州贵阳的一家医院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不清楚医生的相关情况。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某医疗网红孵化机构(简称MCN)自媒体平台上,一些发布了此类遭遇的医生显示与MCN机构签约。其中一家MCN机构签约的医生中,就包括前述于今年1月发布了此类故事的儿科医生郭某在内多名发布了前述雷同情节的医生。

    据悉,MCN机构相当于互联网领域的明星经纪人,在招收一批网络主播和创作者后,为其提供内容策划、宣传推广、粉丝管理、签约代理等服务,以实现网红孵化、IP衍生、流量变现等目的。

    6月8日,郭某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他曾有看到患者从外地赶来,并为这些患者加号的经历。但是他的自媒体上发布的视频故事是宣传团队“可能做宣传的时候添油加醋了,实际没有那么夸张,我已经让他们删掉了”。

    当北青报记者询问,视频内容是否是MCN机构让他照着稿子念了一遍,郭某予以承认。他称自己临床工作比较忙,“有时候发这些东西,会大致看一看,比如科普类的。像这种故事类的可能都不让你看”。

    郭某表示,他今后会加强对于此类视频的监管,督促MCN机构改正这些问题。

    有和网红孵化机构签约医生

    在社交平台发布挂号预约服务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与郭某签约的这家MCN机构也在社交平台上注册了官方账号,平时经常转发医生发布的文章、视频。其中一名在某平台有14.2万粉丝的耳鼻喉科医生刘某某的账号显示,刘某某也与这家MCN机构签约合作。刘某某的账号上,经常发布家长带儿童来就诊的视频,在很多视频的评论区里,会留下预约挂号的客服微信和电话。

    北青报记者以患者家属的身份联系到该客服人员,其表示刘某某非常擅长诊疗过敏性鼻炎等耳鼻喉疾病,因此来就医的患者很多,患者需要提前1到2周通过客服人员预约,为患者挂特需门诊的号,每次挂号费为300元。有不少患者都是在网上看了刘某某的视频后,来预约挂号的。

    6月8日下午,北青报记者来到了刘某某坐诊的医院,诊区外有多名家长带着孩子在等候就诊。一名家长说,他是带孩子从山西过来专门找刘某某就诊的,这是他第二次为孩子预约刘某某的特需号。

    “我是看了刘某某的网络直播,才带孩子来看病的。”这名家长表示,上一次来看病时,他也是通过客服在网上预约,除了300元的预约挂号费,他还花了几百元的药费,“总共花了1000多元钱”。

    该医院的工作人员表示,刘某某没有普通门诊,患者来看病时应先通过网络预约,该院买药不能使用医保。

    一些剧本看似暖心

    实际是编造故事蒙骗公众

    四川大学新闻系退休教授张小元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此雷同的故事,真实出现在这么多医生的经历之中,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不约而同出现同样的语言表达的概率就更低了。

    张小元说,实际上近年来创业、三农等领域也曾出现过大量故事高度雷同的视频,后来被发现都是MCN机构编造类似的剧本,误导公众信以为真,以此博取流量。这类情况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这次大量医生讲述如此高度雷同的故事,很可能也是类似的原因。

    “网络的基本逻辑就是通过吸引流量,实现变现。但能够吸引流量的剧情可遇不可求,加上一些MCN机构‘偷懒’,将吸引流量但剧情相近的剧本套用在很多主播身上,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张小元说,尤其是一些剧本看似暖心,但实际是利用虚假的故事蒙骗公众。

    “网红医生应该承担起传播真实信息的责任,能够自觉规避虚假的、有误导性的信息。同时,很多雷同的视频、图文出现在社交平台上,按照现在社交平台的算法和技术应该不难发现,如果发现违规行为,社交平台应及时予以处罚。最后,相关部门也应督促社交平台和医生履行好各自的责任,避免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张小元表示。

    此前已有网红医生

    因虚假摆拍被无限期封禁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印发通知,要求加大对涉医网络直播带货、信息内容、传播秩序等的监管力度。重点打击违规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广告,以及散播涉医谣言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5月,抖音安全中心发布案例称,某整形机构医生陶某(账号“老陶说真话”,粉丝148.4万;账号“我最勇敢”,粉丝17.4万)在多平台发布手术室场景的视频称:一位病人与朋友喝酒、唱歌、泡澡后突发脑血管爆裂,经抢救仍未脱离危险。

    该视频引发大量网友关注。平台“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研判发现,陶某在过往视频中曾透露自己为安徽某整形机构医生,按常理不太可能参与此类急救,该视频高度疑似虚假摆拍。

    经当地卫健部门和网信部门调查,陶某执业的整形机构负责人承认,陶某称该视频是“自己在家自编自导的”。陶某虚假摆拍并且未注明“演绎”的行为,违反了关于“演绎”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规则,平台决定对其账号“老陶说真话”“我最勇敢”无限期封禁。 (文/实习生 王子涵 卢画 林子轩 记者 屈畅 统筹/蒋朔)


    中国医师协会和陶勇医生发声

    陶勇在长文中写道:“惊闻温医李晟医生的噩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暴力伤医行为,是重罪。法律之剑高悬头顶,对于任何报复社会和伤害他人的恶行,我们都严厉谴责,坚决抵制。

    我本人是伤医事件的亲历者,曾发起医院设立安检的倡议,2020年6月5日,北京市人大表决通过《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北京市二级医院落地实行安检。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医生才能踏实看病,患者才能放心治疗。至今我仍坚定认为,推广这项模式,应是广泛共识。

    安检措施,能增强医护人员的安全感,但真正让我走出深渊,重新投入医疗工作,是因为我感受到了爱。现场有四位见义勇为的勇士,和歹徒搏斗,给我争取了宝贵的活命时间;之后,无数网友以私信、鲜花、捐款等方式表达他们的关爱。这些汇集起来的爱,就像棉被一样,紧紧包裹住了冰冻的我。

    ……

    只有为医者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前赴后继穿上白大褂的这群人,全心投入到治病救人中,构建互信的生命屏障。每一个愿意选择医学作为职业的人,都是有情怀的,这份善良的初衷和坚定的选择,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我痛恨再次看到这样的消息登上热搜。李晟医生,一路走好。”

    全文如下——

    中国医师协会发声

    7月20日下午,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关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伤医事件的声明:

    2024年7月19日13时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发生一起暴力伤医事件,我们深感震惊!不幸的是,7月20日凌晨1时许,我们却等来了李晟医师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离世的消息,我们扼腕痛惜!我们认为这是一起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在此,我们重申:

    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伤医行为。

    坚定不移地捍卫医务人员尊严。

    强烈呼吁有关单位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生命安全。

    强烈呼吁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营造和谐有序的良好医疗环境。

    中国医师协会在伤医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经浙江省医师协会向温医大附一院表示对该事件的关注以及对全体医务人员的关心,同时积极启动医师维权救助程序,对李晟医师家属提供援助。